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發布的2025年第13周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數據顯示,新冠病毒門急診檢測陽性率達7.2%,較前一周上升1.3%,并且已經連續5周
慢性心力衰竭的癥狀往往是漸進且隱匿的,早期可能僅表現為活動后氣短或乏力,容易被忽視。隨著病情進展,心臟泵血能力持續下降,身體會發出更明顯的警示信號。了解慢性心衰竭有什么癥狀,有助于早期識別和干預。
慢性心衰竭有什么癥狀
典型癥狀包括:
呼吸困難:從爬樓梯、快走時氣短,逐漸發展為休息時呼吸急促,嚴重者夜間會因憋氣而驚醒,需墊高枕頭或坐起緩解;
疲勞乏力:日常活動能力明顯下降,如散步、家務等簡單動作也會感到力不從心,需要頻繁休息;
下肢水腫:腳踝、小腿出現對稱性腫脹,嚴重時蔓延至大腿、腹部,按壓有凹陷;
其他表現: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食欲減退、腹脹、惡心、尿量減少、夜尿增多、持續性咳嗽等表現。
這些癥狀的出現與心臟功能受損后全身循環障礙有關。當心臟無法有效泵血時,血液會淤積在肺部和靜脈系統,導致呼吸困難和水腫;同時,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引發疲勞、食欲下降等表現。
如何避免和干預慢性心衰發生和發展?
慢性心力衰竭是"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-動脈粥樣硬化-冠心病-心律失常-心衰"這一心血管事件鏈的終末階段。面對慢性心衰的防治,現代醫學提倡中西醫結合的治療策略。芪藶強心膠囊作為《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》推薦的中成藥,在改善心衰癥狀和長期預后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。
該藥基于中醫絡病理論研發,通過益氣溫陽改善心臟功能,配合活血通絡、利水消腫緩解癥狀,實現了標本兼治的效果。其強心、利尿、擴血管、抑制心室重構的四重作用機制,不僅能快速緩解胸悶氣短、下肢水腫等癥狀,更能從源頭上改善心肌能量代謝。國際期刊《自然·醫學》發表的QUEST研究證實,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聯合芪藶強心膠囊,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22%,這一研究成果為中醫藥治療心衰提供了高等級循證證據。
對于不同階段的心衰患者,芪藶強心膠囊都能發揮重要作用。高危人群早期使用可延緩心功能減退;輕中度心衰患者單獨使用即可顯著改善癥狀;中重度患者與西藥聯用能進一步提高療效。
重視心血管事件鏈的發展,除了提前了解慢性心衰竭有什么癥狀,還需要從“三高”等早期心血管疾病開始積極預防干預,堅持規范用藥,配合低鹽飲食、適度運動等生活方式調整,定期監測體重和癥狀變化。只有從"心血管事件鏈"的源頭開始干預,控制危險因素,規范治療,才能真正延緩疾病進展,守護心臟健康。